语言切换
首页
园区动态
园区活动

40年前种下7000棵橡树,他把植树变成了艺术

2021-03-12

3月12日是中国每年一度的植树节,旨在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每一个人都可以去珍惜和爱护那一抹绿色。在这些人群之中,艺术家们也纷纷利用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行动的力量,试图去激活大众对于环境守护的关注力度。

1982年6月,第7届卡塞尔文献展的开幕式上,德国艺术家博伊斯就实施了作品《7000棵橡树,城市造林替代城市管理》, 将艺术的概念扩展到“社会雕塑”上。博伊斯利用5年时间在城市的不同地点将一株橡树和一块玄武岩石碑一起种下,用有生命的橡树和无生命的玄武岩作为象征,期待推动一种“人类生存空间”的美化与改造。

1982年6月

博伊斯亲手种植橡树

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态环境的打造需要日积月累的长久维护,其实植树节不单单只是植树造林的一种活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希望我们有一天能够学会与花朵树木和解,与它们一起长大,相伴而行,看风起风落。

然而,当有些人在努力的守护的同时,有些人却在破坏伤害。前段时间,一则新闻登上了热搜——曾经拥有约2万亩“三北”防护林带的国营敦煌阳关林场,整片林带几乎被砍伐殆尽。尽管后续甘肃省表示并未有传闻中如此严重的破坏现象,但是该言论却又遭到了新华社的质疑,截至目前,此事仍然悬而未解,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

01

来自艺术的生命之叹

其实不仅敦煌,近年来我们不难发现,地球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正在日益受到更严重的威胁,联合国环境署更是在第六期的《全球环境展望》中指出,除非我们大幅度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否则到本世纪中叶,亚洲、中东和非洲或将有数百万人因此减寿。

环境保护这项议题迫在眉睫,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们选择站出来呼吁呐喊,他们利用艺术作品来提高人们的意识,并畅想一个更加可持续的地球的未来。

2014年10月,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和地质学家明尼克•罗欣将格陵兰努克峡湾中漂浮着的12块巨大冰块打捞上岸,以钟表表盘的样子摆放在哥本哈根市政广场,以纪念联合国第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

作品《冰钟》

这些冰块原本是世界上最大规模冰盖的一部分,因为气候变暖它们脱离成为碎块,埃利亚松就把它们打捞起来。在伦敦,观众可以与这些冰块“互动”——可以触摸它们,可以在它们之间穿行,艺术家希望此作品能让人们意识到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性。

作品《冰钟》

同样以冰雕来进行艺术呼吁的,还有巴西的艺术家NeleAzevedo。2009年,他雕刻了1000个人形冰雕,并将其放置在柏林的宪兵广场音乐厅的台阶上。阳光下路人在围观,冰人在融化…

巴西艺术家作品《融化的人》

这是艺术家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创作的一组城市行动摄影,每个小冰人都随着温度在不同的时间融化和断裂,呈现出缓慢又快速的揪心美感。NeleAzevedo希望观看者透过这样的艺术行动,让更多人能用更简单方式,关注到全球暖化问题,同时也感叹人的生命在自然中的渺小。

除此之外还有英国艺术家杰森·德卡莱斯·泰勒的雕塑作品《涨潮》、西班牙艺术家艾萨克·科达尔的微雕作品《选举活动》等,都希望通过艺术的力量引发公众对未能进行的环境保护工作而导致全球变暖的讨论。

英国艺术家雕塑作品《涨潮》

02

人类文明的灼热呼吸

尽管人类的文明在宇宙的历史中只存在了一瞬间,但是对地球所造成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那些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生活便捷而过度开采资源,肆意向大气中排入过量温室气体,向山川河流中排放过量有毒废物的种种行径,让本该明媚的生态环境开始被人类灼热的呼吸所刺痛,逐渐变得脆弱黑暗。

艺术家JohnGerrard的作品《西部旗帜》描述了1901年在得克萨斯的斯平德尔托普发现的世界第一个大油田——如今的它已经变得贫瘠荒凉。

JohnGerrard作品《西部旗帜》

JohnGerrard作品《西部旗帜》

艺术家还原了当时的场景,将一盏旗杆树立于场地之中,袅袅尘烟于旗杆中奔涌而出,仿佛迎风飘扬的旗帜。“我希望人们可以看到这面‘旗帜’,和无形的二氧化碳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艺术家JohnGerrard说道,“我想试图用这面“人类自我毁灭”的旗帜,唤醒人们对资源枯竭的关注和对气候变化的警惕。”

03

从这一刻开始

艺术家BenjaminVonWong一直以来都特别关注社会议题,其中由于塑料污染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引发了他的注意,并以此打破了他以往的创作边界,用回收而来的废旧塑料创作一件件装置艺术作品,用来提醒人们要警惕身边的各种塑料垃圾。

他以空瓶作为海浪背景

创造出一个梦幻迷离却又让人心头一颤的场景

当人们进入这个塑料营造的星空场时

是否会后悔以前丢过这些塑料垃圾?

在难以消解的垃圾里,肯定有电子产品的位置。

BenjaminVonWong还曾和电脑大咖戴尔品牌合作过,他用回收的约1.86吨的电子垃圾,建造了几座超现实的大型电子雕塑。

大型电子雕塑

由BenjaminVonWong&戴尔合作

加拿大艺术家CaitlindBrown所创作的艺术装置《灯泡云》也同样宣扬了环保的重要性,该作品由6000个废弃灯泡所组成,每个灯泡下面都悬挂有金属拉线,我们可以通过这些金属拉线控制灯泡的开关,这种互动行为创造了一个灯光闪烁的巨大云朵。作品中的6000个灯泡有一大部分是来自捐献所得,可谓变废为宝。

CaitlindBrow作品《灯泡云》

一件艺术作品是世界中的一个物质,而不仅仅是一个世界上的文本或评论。艺术家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预言者,他们正用自己独特的视角与我们分享他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解读,借助超越语言范畴的形式激起我们对生活的共鸣。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你我他的力量汇聚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去保护这个世界。




云堡未来市

体验式艺术文创生活圈


一座文创园区,一种艺术生活

365天,探索365种生活方式





上一篇:在云堡未来市,我们从痕迹里开出一朵花来
下一篇:加密艺术正当红,国内种子选手都有谁?
合作单位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影视创作基地 上海市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 上海政法学院上海纪录片学院纪录片人才孵化基地 上海市影视摄制服务平台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大学生影视实训基地
ICP备案号:沪ICP备2023023141号-1